News dynamic
紅色文化展館是紀念和緬懷歷史的禮堂、弘揚和傳承精神的課堂、學習和汲取智慧的學堂,也是我們傳承歷史文脈,涵養歷史思維,培養歷史責任,擔當歷史使命的重要教育場所和培訓基地。
近年來,各類反映中國革命史的展覽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展陳理念、表現形式也逐漸改變傳統的呆板、說教面孔,更多還原歷史真實,貼近參觀者的實際需求。同時新科技手段的引入,增強了代入感和互動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革命博物館、紀念館超過1600家,例如作為黨的誕生地和初心始發地的上海,有600余處紅色文化資源,含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點、優秀歷史建筑和立碑掛牌的紅色革命舊址、遺址以及紀念設施等。
今天,小編將以源創文化傾情打造的“遂昌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為例,探討紅色展陳設計如何深化主題、走進參觀者心靈,在當代煥發出新的光彩,讓參觀者真正從革命歷程中見證英雄之氣、使命之重、信仰之美、崇高之志。
遂昌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
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位于挺進師師部舊址所在地遂昌縣王村口鎮,展示工農紅軍挺進師在浙西南開展戰斗、宣傳革命思想、播撒革命火種的革命歷史。
源創文化深入了解在地文化,以遂昌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及工農紅軍挺進師故事為主題,講述了挺進師誓死出征,忠誠挺進,以五百之師孤軍深入浙江,植根人民,建立根據地,掀起革命高潮,粉碎國民黨軍數十個團的多次“清剿”,浴血三年,贏得團結抗日,實現抗日夙愿的故事。
根據習總書記的指示,梳理出工農紅軍挺進師特有的“紅色基因”,突出這個展陳主題,把挺進師的紅色基因傳承好,為遂昌縣打造紅色文化的傳承地,也為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傳播打造了示范標桿。
文化梳理-紅色基因
Cultural combing-red gene
對黨絕對忠誠的的基因——忠誠使命
抗日先遣隊浴血挺進,千里征戰,掩護中央紅軍主力踏上戰略轉移(長征)的征途;紅軍挺進師誓死出征,忠誠挺進,以五百之師孤軍深入浙江,植根人民,建立根據地,掀起革命高潮,浴血三年,贏得團結抗日,實現抗日夙愿。
至高的紅色“逆境商”基因——求是挺進
挺進師肩負先遣隊未竟之使命,三出廣財山,誓死出征。面對國民黨統治腹心的惡劣環境,在毫無依托和接應、兵力弱小、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挺進師忠誠使命,求是挺進,取得齋郎大捷,打開進軍浙西南的通道,進而取得三年艱苦卓絕游擊戰爭勝利,組建新四軍奔赴抗日戰場。
人民軍隊植根人民的基因——植根人民
挺進師立足浙西南,堅決執行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戰略思想,一面分兵游擊,打擊反動勢力,摧毀反動基層政權,創建根據地;一面植根人民,打土豪、開倉濟貧,幫助群眾戰勝饑荒,發動、組織群眾,軍民齊心建設根據地,開展查田、插標、分青苗的土地革命,掀起革命高潮。
創意設計
Creative design
項目定位
在對遂昌縣在地文化及紅色基因深入梳理的基礎上,結合國家政策導向及遂昌縣未來發展規劃,源創文化確定了遂昌縣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館的四大定位:建黨100周年獻禮,紅色旅游標桿,愛國教育、紅色文化宣傳,5A景區鎮整體提升重點工程。
策展創意分析
以豐富的歷史照片、實物及詳實的檔案構建紀念館為基本框架,保證紅色歷史展館的政治性和嚴肅性贏得團結抗日,實現抗日夙愿。
以高科技、高互動性的多媒體展項為竅穴,展現重點內容,營造展示亮點,提升觀眾觀展興趣,凸顯展館特色。
以高品質的油畫、雕塑、藝術場景等藝術作品為爆點,提升展館品位,畫龍點睛。
展館風采
Exhibition hall appearance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
在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展館履行其警示及教育功能,肩負著建設和守護好中國共產黨人精神家園,把城市的紅色底色擦得更亮的責任使命。做好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展館,是回應時代需求,是滿足人民需要,也是更好地弘揚城市精神品格、提升城市軟實力。
未來,源創文化也將通過多元化的展陳手段,提高設計、展陳水平,將紅色文化展館高品質地呈現給參觀者,真正起到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講好有溫度的“紅色故事”。
打造一個展廳需要多少成本,馬上估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