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dynamic
有人說,了解一座城,從走進一座博物館開始。
如今生活與工作的快節奏,年輕人不甘于浮泛無根的生活,摒棄淺薄無謂的娛樂,追求底蘊深厚的知識,向往意義充實的人生。特別是,通過逛博物館,自覺了解城市文化發展的歷史,折射出年輕人的文化自信與對傳統的認同。
根據中國國家博物館發布的數據報告,2021年,國家博物館35歲以下的觀眾占比超50%。據某短視頻平臺《2023博物館數據報告》顯示,00后中愛看博物館相關視頻的人,相較其他年齡占比更大。
年輕人熱衷于逛博物館帶動了博物館的“爆熱”,但同時更應該思考,如何讓博物館“長熱”,始終保持其吸引力,讓人們從“走進”博物館,進而“走近”博物館,最終“愛上”博物館呢?
最近浙江自然博物院火熱出圈,跟著小編的腳步一起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吧!
今年3月,浙江自然博物院推出實景科普劇本游《山海秘境》,用神話隱喻鏈接當下自然、生態、科學話題,激發觀眾的興趣與綺麗的想象,希望在新奇有趣的故事中,引領觀眾探索自然生態奧秘。該項目已經推出,就受到了參觀者的追捧。
據悉,該項目主要面向6周歲以上青少年及親子家庭。觀眾可通過自己手機的微信小程序進入游戲,單館版本通關時間約1小時,建議攜帶耳機獲得更佳體驗。
這款實景科普劇本游是以《山海經》的神獸傳說為故事靈感,將沉浸式體驗與博物館展陳內容深度融合,結合LBS、AR、AI等最新技術,實現線下、線上聯動,讓觀眾得以開啟一種全新的博物館探索模式,傾心打造出一個充滿神秘感與想象力的山海古卷秘境世界。
《山海經》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
故事背景
在浙江自然博物院里,收藏著一幅古老的卷軸——《山海秘境》。傳說這部上古卷軸中,封印著眾多上古兇獸,也沉睡著曾經參與封印兇獸的上古神明的神識,他們鎮守在古卷的六大神殿中。自然萬物的平衡與生生不息,正是由這些上古神明堅定守護著。
被喚醒的神明們發現,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建筑布局,和《山海古卷》的六大神殿極其相似,逃出的上古兇獸們被困在這座有著神秘力量的博物館建筑中。離開古卷、失去上古寶石的神明已不再有無限神力。然而兇獸們卻一直沒有停止沖出此地的嘗試。兇獸們一旦沖出博物館,自然萬物的平衡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
該項目通過沉浸式劇本將觀眾帶入劇情,化身故事中的主角,從傳統的"被動式參觀"轉為"主動式探索",跳出干燥的科普圈,讓參觀者主動去了解博物館展品與其背后的故事,在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互動體驗,讓整個參觀過程變得生動有趣。
“和傳統的劇本殺不同的是,數字端劇本游,可突破人數限制,觀眾可以隨到隨玩,擁有更高的自由度。我們推出的這款《山海秘境》解題線索全是結合了浙江自然博物院展陳中的科普知識,能提高觀眾的觀展積極性”,安吉館相關科教人員介紹道,“比如這里,要找到“百毒不侵”的“平頭哥”,就要帶著問題去展館內細心尋找,去了解到底是誰生活在熱帶大草原上,喜食蜂蜜幼蟲和蛹,又能抵御蜂毒、蛇毒。”
根據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介紹,《山海秘境》后續未來將基于山海經的基礎上,結合博物院的特點,開發更多適合玩家沉浸式體驗的支線劇情,幫助玩家通過更多豐富的形式了解相關的拓展知識點。
目前,沉浸式益智游戲成了線下休閑活動的新潮流,引入潮流新業態,提升數字化體驗與實景交互的融合是科學傳播的一個新方向,也是浙江自然博物院促進博物館探究式學習的一次創新嘗試。同時,浙江自然博物院用新思維、新美學、新形式,來打造自己的IP矩陣,用當下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自然科普知識,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未來,源創文化將協助博物館進行科技創新,賦能文化在新時代的傳播,共同助力文博事業的發展。
打造一個展廳需要多少成本,馬上估算一下